咨询热线:0871—68315052
来源:未知 时间:2018-03-10 15:09 责任编辑:admin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意见》,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坚持‘政府推动、群众为主、精准扶贫、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原则,以推进产业脱贫为切入点,以旅游扶贫开发为抓手,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实施精准旅游扶贫工程,推进分类旅游扶贫开发,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扶贫支撑体系,健全旅游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旅游强省作出重要贡献”。这一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也正是我一直以来极为关注的,并在关于乡村旅游的策划规划中不断强调的一点。
乡村旅游这种现象早在城市诞生时就已产生,文人士大夫平日在城里住久了,就想到城外走走;等到告老之时,也多想回归田园之乐,不仅仅是定居乡村,有些甚至能够尝试亲身劳作,颇为悠闲自得。乡村旅游由现象而形成一种产业,是一百多年前法国人、意大利人的创造,近二十年来开始在我国大陆风行,目前已占据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从最初的吃土菜、买土产,到后来的采摘、休闲,直到近年的寻找乡愁、寻根问祖以及再造乡村的各种活动,乡村旅游从形式到内容正在发生着巨大转型。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毋庸置疑,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三农”问题、国家政策等在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推动了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原乡居民参与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发展乡村旅游,营造旅游环境,不仅为旅游开发打下了基础,也为村民改善了居住条件、提高了宜居水平。针对喊沙村的策划,我提出,首先要改造道路交通,拓宽村内旅游通道,保证道路的通畅性,完善道路两旁的景观,打造成旅游景观大道;其次要复原傣家民居风貌,由政府出资购买装修材料,各户村民自己出力,依据傣族传统建筑风格,对民居及临街建筑统一进行“穿衣戴帽”的外部装修,确保民族村寨建筑风貌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营造浓郁的傣寨旅游环境;再次应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由政府主导,完成供电、通信、有线电视三线入地,合理规划水景、供水系统、排污系统,同时增加指示牌、垃圾桶、休闲座椅、公共厕所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既服务于旅游发展,又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最后是建设文化景观小品,在旅游区内设置傣族文化系列景观,如人面兽身景观小品、孔雀及白象雕塑、小乘佛教佛像、景观佛塔等,营造旅游区内的文化氛围,形成优良的旅游环境。美丽舒适的环境,不仅服务于旅游开发,对于村内的居民也是一大福利。
二、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彰显贫困乡村资源特色,实现资源价值。贫困乡村不乏优质旅游资源,更因其尚未被开发而显得自然原生态,正是当下人们所汲汲追求的。而发展旅游业就可以凸显资源特色,将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喊沙村风景如画、民情淳朴,拥有瑞丽著名奘寺喊沙奘寺,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丽傣族孔雀舞的传承地,新一代“孔雀王子”约相就在这里生活教习,有“孔雀舞的摇篮”的美誉,这些都是它的旅游资源,而且禀赋良好,不仅兼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且富有特色、等级较高。我认为,可以依托孔雀舞传承人居住地的优势,将孔雀舞传承人居所改造提升成为民族文化传习馆,作为孔雀舞教习、研究、文化交流的场所,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孔雀舞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设置“孔雀恋歌”演艺文化城,打造大型歌舞演出晚会——“孔雀恋歌”,舞蹈演员除表演孔雀舞、演绎孔雀舞发展历史歌舞剧、开展腊跺傣式茶俗演艺活动外,还要服务于各地区孔雀舞的展演交流与研究。这些项目的设置为喊沙村民提供和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村民们可以进入民族文化传习馆或“孔雀恋歌”演艺文化城工作,也可以开办商店、客栈、美丽傣家等,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服务,从而增加收入。
三、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吸收贫困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使农民发家致富。喊沙村民以前多以种地为生,收入有限。在当地政府引入投资商,并邀请我公司进行旅游策划、规划,共同把村子打造成景区之后,大量游客的到来让村民们看到了旅游致富的机遇,他们有的进入景区工作,有的自主创业,凭借大客流带来的大销量,迅速增收。如今,景区有小百货商店62家、农家乐四五家,每家农家乐年收入20万元左右,还有五六十人在景区工作,月工资1800元左右,家里添置了小桥车的比比皆是,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喊沙村民们摆脱贫困、逐渐走上小康生活,是我在做策划时就已预见到的,看到喊沙村现在发展良好且势头强劲,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