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871—68315052
来源:未知 时间:2018-03-10 16:07 责任编辑:admin
导读:2017年3月15日,由黄伟执导,于荣光监制的大型电视剧《斗破苍穹》,在世界地质奇观、中国著名影视外景拍摄基地云南元谋土林风景区开机拍摄,在此之前,《千里走单骑》、《无极》、《十二生肖传奇》等数十部影视剧也将元谋土林作为外景拍摄地,“大腕导演+重量级演员”使得元谋影视基地名扬四方。去年,随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普者黑景区迎来2017年开门红,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15.0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08.7万元,旅游综合收入破亿元,特别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景拍摄地菜花箐的游客激增,同时,随之火爆起来的还有一批赏花踏春游路线,各地旅行社、景区纷纷趁热打铁推出以桃花、油菜花、樱花等花卉为主题的线路。
长久以来,云南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一直受到影视创作者们的钟爱,绚丽多姿的好山好水在电影电视中同样吸引了无数观众。随着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在云南热拍,光影艺术下云南的美景显得更加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寻踪而至。影视剧热播给拍摄地旅游业带来的“井喷现象”,使旅游界看到了影视作品对旅游地的巨大宣传效益,各地景区纷纷效仿,但是从现实来看,影视旅游还存在互动性不足、情感体验性差、热度周期短、经营运作模式不成熟等诸多问题。
如今云南影视拍摄如火如荼,云南旅游如何借风使力,由影视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与影视的无缝对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索。我将从几大模式出发,探讨云南省影视旅游未来的发展之路。
三大模式齐驱,助推云南影视旅游
一
借助影视基地塑造主题景区的模式
影视作品拍摄之初,需要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场景作为背景,以便于向观众呈现更贴近历史的场景画面,因此搭建人造仿古实景的影视基地应运而生。目前来看,中国最成功的影视基地是横店影视城,它是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除了影视拍摄功能外,还具有旅游功能,形成了由“影视基地”——“影视基地旅游”——“影视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在云南,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也遵循这个模式,目前已建设成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由“影视基地”向“影视文化主题公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认为要想获得游客的喜爱与市场的认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元谋土林景区】
① 首先,借场景造氛围
影视主题公园相对其他类型的景区,具有独特性和强大的吸引力,大到宫廷建筑,小到街景商铺,无一不渗透着历史气息。因而利用好影视城的拍摄场地,甚至要求工作人员穿特定年代服装,烘托历史时代气氛,再现市井民风的街景盛世,营造游客体验氛围,让游客宛若剧中行,流连忘返。
② 其次,借影视变产品
拍摄基地拥有大量的影视资源,把影视资源变为旅游秀产品(演艺节目)将是主题公园的重头戏。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艺术提取与加工,利用创意的表演方式,结合现代舞台技术,紧扣景区主题,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影视体验产品。如横店举行主题穿越巡演、秦王迎宾、英雄比剑、汴梁一梦、紫禁大典等大型演艺节目,游客既可当选“主角”,也可充当路人甲。这些旅游产品不仅加深了游客体验感,同时也增加了景区文化附加值,释放出影视主题公园的独特魅力。
③ 最后,整合影视产业发挥带动作用
围绕影视这一核心主题深度开发,形成从投资到剧本创作,再到拍摄、后期制作等相对完整的影视链条。另外开发相关影视旅游衍生产品,系统性地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跨行业、复合型的影视旅游产业链,带来多方面效益。此外通过提供拍摄物资、群演活动、旅游服务等实现当地百姓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
依托景区打造天然影视基地的模式
影片外景地的选取通常是一些风景优美、资源独特的地区,通过艺术拍摄与情节渲染,促使人们向往实景旅游,影视艺术此时正充当着伯乐相马、卞和识玉的功效。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元谋土林风景区,土林景观神奇壮丽、鬼斧神工,随着张艺谋、陈凯歌分别在土林风景区拍摄了电影《千里走单骑》、《无极》,景区声名鹊起,游客、剧组接踵而至,著名导演陈凯歌还亲笔为土林提写“中国元谋影视基地”,堪称中国最美的外景影视文化基地。
【中国·元谋土林影视基地】
从景区到天然影视基地的双重功能飞跃看起来似乎只要蹭热度、借话题,就能一蹴而就,从我从事旅游策划、规划十余年的经验来看其实不然。事实上,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仍需做好“游客文章”,同时还要兼顾“影视拍摄”,这对景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 练好内功,持续吸引游客
“影视+旅游”往往热度周期不长,影片热度一过去,景区游客量又回落了。因此,我认为景区不仅要要趁热打铁提升品牌形象,更关键的还是练好景区“产品+服务+体验”内功。
首先,利用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营销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通过主题活动将游客引进来。如黄渤主演的《心花怒放》,电影上映后,一首插曲《去大理》引发大家集体追逐,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大理说走就走的“心花怒放”线路,带领游客“按图索骥”体验镜头中的唯美大理。
其次,接着充分利用影视场景和故事情节,打造生态情景体验景区,通过游览者角色定位,形成以“我”为中心的体验式互动行程,在游玩过程中体验差异性与个性化旅游产品,将游客留住,延长游览时间,增加二次消费。
最后,放大文化内涵吸引“回头客”,影视剧热播对于景区的带动不可能具有持续性,景区的影视热之后,拿什么吸引游客再来?我认为吸引游客源源不断的核心推力是景区文化。游客的喜好审美是不断变化的,景区在打造旅游产品时应着重从剧集主题文化、情感脉络出发,挖掘消费者深层旅游需求,紧密结合流行文化,符合粉丝心理需求,推陈出新产品才能形成永久影响力。
② 完善服务设施,便于剧组拍摄
云南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古朴的人文景观是吸引剧组的核心,因此要合理开发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做到可持续发展;完善道路交通、配套服务等基础设施,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缩短行程,各方面降低剧组成本,引来众多名导、影视大腕,同时在景区周边建设具有一定规模、上档次的商店、餐馆、宾馆酒店、娱乐等设施满足剧组人员生活需求;加大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举办各种重大节庆活动,邀请大量媒体记者采访报道,引起网络关注,主动组成旅游推介团到省外推介,提升知晓率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剧组到来。
三
“旅游+影视+安居”旅游小镇的模式
近年,特色小镇建设热潮正在席卷全国,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表示,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2016年将在国家层面,会同有关部门,从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引导扶持1000个小城镇发展为特色镇,这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旅游小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武定西和影视文化旅游小镇】
我在之前策划的武定西和影视文化旅游小镇的案例上,借乌东德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机遇,深化“旅游+”内涵,注入“影视文化”,构建“旅游+安居+影视文化”的新模式。倡导以“人”为核心,以“影视文化旅游小镇”为载体,建设差异化影视文化基地,形成一个组团一个朝代,构建以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建筑为主体,影视拍摄内外景结合的旅游文化体验产品。将影视拍摄、旅游休闲、民俗文化体验、特色美食民宿、影视会展商贸等相结合,打造云南首个功能齐全、影视产业链完整、产品业态组合度高的影视文化旅游小镇,助推产业扶贫、产业搬迁,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在众多景区当中脱颖而出,影视是最容易传播和接受的文化宣传载体。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放大“天然的摄影棚”效应,通过视觉直观化的展现,故事情节的渲染,积极做好对影视业的“借势”、“引势”、“造势”,提升云南旅游知名度,开展旅游新篇章。